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翰林辞赋院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1|回复: 2

翰林词研一期文轩组第五讲作业处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3-7 20:14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5讲《念奴娇》作业:


选择一:自拟题,不限韵,依何体请注明。
选择二:《念奴娇•叹红旗渠》(依苏轼正格,韵部不限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9 16:12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讲作业接龙


1、《念奴娇·叹红旗渠》(依苏轼正格)
文轩17-愿是菩提
一山横亘,见峥嵘岭远,岫岩如壁。雁去燕来春又到,循那一渠清碧。玉带缠腰,神灵惊叹,直道真奇迹。削峰填谷,志坚天地可逆。


历史永记天河,太行山上,两手车锤客。险壑悬崖还反覆,山水我来重画。自力更生,架槽凿洞,引得漳林激。红旗渠里,欢歌常唱春色。


2、念奴娇·华清宫怀古
(依钦谱,苏轼正格)
文轩20-天山风
新春吊古,感骊山宫苑,风流遗恨。社稷红颜何处去,惟悟兴亡玄运。眼里春秋,耳旁褒贬,身外皆泥粪。旧新更替,岂知真理幽遁!
且说唐帝风流,渔阳鼙鼓,红颜嵬坡陨。歌舞升平应思远,家国事难容紊。智者兴邦,昏庸颓运,荣辱终灰烬!唯他中正,钜编兵谏之训。


3、念奴娇 寄内 (苏轼体 格二)
文轩22-东篱秋
碛沙风断,启孤馆、天洗疏星纤月。嶂谳浮云,遮不住、江北清风一阙。是处春光,融融粲粲,寄远芳枝折。馨香盈袖,把之幽叹轻别。
南浦烟柳依依,纵千丝不系,援疆心切。大漠风沙,陶铸了、筋健躯强如铁。料得明年,西窗剪烛蕊,话天山雪。堪惊卿首,尔来多少华发。


4、念奴娇·红旗渠(依苏轼正格)
文轩09~于可可
群山林立,吃水如油贵,十年收一。逼债豪门愁日夜,干涸一方担碧。逼水穿山,漳河斩断,人在江南国。壮心如铁,引漳河转家宅。
心慕愚叟移山,熟谙语录,下崖清荆棘,凌炮浓烟轻点滚。日夜不休更极。平地烧窑,沟深坡陡,日月翻天域。历荒山里,林县田寨奇绩。


5.念奴娇·雪迎春(苏轼正格体)
文轩15-溪水冰
雪花莹莹,对梅枝争俏,依情凝筑。恰似乍开清骨韵,又奈沉融帘目。遥望苍穹,拂氤袅袅 ,夜曲悠梦宿。一瓢清墨,自然千户品读。
漫道风舞霓裳,翠园河畔,好是要归复。自愧有心寻万卷,弹曲不知何曲。今欲相知,何须离散,只用诗词续。东风摇手,迎来几片春绿。


6、念奴娇·旧园有感(苏轼正格体)
文轩10-明月清风
红梅花落,盼东风不语,逐流飘泊。几上犹存胭粉泪,镜里花容残剥。书案笺黄,香衾榻旧,空望窗棂雀。韶华匆失,为寻春梦离阁。
我又羞看横梁,筑巢燕子,衔泥垒香幄。欲写风情谁与寄,多少愁笺难作。柳絮飘时,牡丹开处,已忘当年约。疏云钩月,琴弦弹断寥寞。


7、念奴娇·叹红旗渠(苏轼正格)
文轩07~星宇
凭空眺远,见蜿蜒起伏,飞龙留迹。跨岭越崖千座距,横穿太行腰侧。悬架天河,引流入户,盛况强无敌。红旗飘展,十年艰苦卓历。
难忘干旱年间,草枯畜死,求水开渠急。炸药石灰亲研制,自做水泥供给。万众齐心,愚公排阻,彰显腾飞翼。前人栽树,后人乘荫多益。


8、念奴娇 红旗渠(格依苏轼格一)
文轩组长-秋水长卿
太行东麓,引漳河之水,直至林县。赞当年群英献策,敢教乾坤反转,千里蜿蜒,如龙盘踞。绩赛都江堰,世人齐赞!客来如织皆羡!
自古怪石嶙峋,峰峦叠嶂,十年连干旱,绝地重生齐志战,不惧天高山远,凿壁开山,男拼女战,终得初心愿,渠通千里,一张中国名片!


9、念奴娇 乡村变化有感(苏轼正格)
文轩05-营养卫士
蜂飞蝶舞,见争春桃杏,冬麦青绿。河水绕村铺柏路,细唱盎然新曲。朱户高门,琉璃泛彩,耕种人家宿。窗轩明净,有机珍品成趣。
回想村队当年,柴门土舍,水瘦山头秃。晴日风扬千里土,雨后泥涂车轴。驴拉牛耕,灰尘遮面,月月瞅田熟。惠民良策,谁知时转神速。


10、念奴娇 -红旗渠(正格)
文轩26~净衣红尘
苍条遒劲,围张天翠幄,时疏时密。偶听飞禽三两语,信步寻来无迹。入得林深,天河浩浩,数丈云烟集。疑为天堑,络丝潭赖人力。
听得十载成渠。林州上下,尤胜愚公执。自古干涸贫瘠地,怎地不由心急。引水征程,太行山上,悬壁谈何易凿山移石,堪称人世奇迹。

11.念奴娇·山望有怀(格一)
文轩02~亮剑
峰高万仞,望崇山峻岭,风光无限。烟袅重林深壑处,云自长舒长卷。一碧松涛,千岩滴翠,踯躅巅红遍。画图谁作,直教春日初展。
忆得三九登时,北风呼啸,雨结空飞霰。木落雪中寒瑟瑟,泉冻危崖成幔。虎去鹰藏,花无草折,石寂莺飞散。嶂枯如此,有心萧索愁看。


12.念奴娇.春思(苏轼正格)
文轩16~菩提为镜
重帘半卷,视青枝鸟隐,高楼云蔽。三月春光劳辗转,半暖半寒天气。碧草情牵,朱颜路隔,杯酒都无味。雁遥天远,尺书空有难寄。
无奈辜负邀期,几多羞愧,懒把层楼倚。孤馆窗虚人影动,欹枕绿窗风起。巷陌笙歌,园亭车马,不解幽人意。旧时欢处,不知桃杏红未。


13、念奴娇.打工人(苏轼体格一)
文轩组-18 村夫
春寒料峭,又行囊背起,飞讯催急。云缕天涯飘泊远,清冷街无行迹。瘦柳疏枝,殷勤摇曳,双目柔柔湿。离乡惆怅,口抽烟火历历。
南北来去匆匆,东西羁旅,终是他乡客。寒暑徘徊风露下,今夕不知何夕。长夜凝愁,相思难寐,望月家山忆。何时衣锦?寻梅吹断横笛。


14.念奴娇 红船(苏轼体)
文轩12-清风
南湖碧水,记红船风雨,扶摇华夏。自此燎原星火起,划破百年长夜。指引明航,驱除狂虏,敢为先天下。潮头辟浪,去看寰宇变化。
百载岁月悠悠,蓝图初展,信念传承也。诸国来朝彰气概,一路新篇书写。筑梦家园,好风相引,翼展传佳话。想来如见,巨龙飞载来驾。


15、念奴娇·长城怀古(格二)
文轩06~秋月
北疆边塞,览登处、群壑横陈龙迹。起伏残垣,延万里、烽火楼台绝壁。浩渺苍穹,巍峨峻邈,诱引人留屐。山巅凝伫,数多英杰浮历。
遥想秦汉明清,戍边驱鞑虏,铭勋功绩。漫道雄关,争战地、胡马征尘无觅。旷古悠悠,星移素月转,阙城清寂。长空霞照,景迷优适闲客。


16、念奴娇、红旗渠岁月(苏轼体)
文轩11-阳光
一轮红日,瑞云环,光采神洲新典。从此中华、真道是、穷白人间来变。举国拧绳,崇尚理想,甘苦同心干。沃田倾布,厍塘浇宇星遍。
浮想群体当年,愚公情壮志,林县英绚。十载征程,神众力、携下天河民愿。祖国欣兴,千年大计基。昨风今喚,人问何了?举杯推学诗恋。


17、念奴娇·游井冈山有感(苏轼体)
文轩03~慕云锦
杜鹃娇艳,霭松竹、缘径云端徐步。涧水飞流,千尺落、溪谷莺歌蝶舞。革命摇篮,山河锦绣,引得人无数。黄洋峰顶,似闻枪炮鸣怒。
遥想年岁峥嵘,会师星火聚,谋寻明路。不畏牺牲,凭信念、头上三山搬去。热土神游,星霜不觉早,壮心如故。人生风景,井冈红色之旅。


18、


19、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5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词研一期长调文轩组作业点评第五讲

紫梦颖儿老师点评:
《念奴娇•叹红旗渠》(依苏轼正格)
文轩17-愿是菩提
一山横亘,见峥嵘岭远,岫岩如壁。雁去燕来春又到,循那一渠清碧。玉带缠腰,神灵惊叹,直道真奇迹。削峰填谷,志坚天地可逆。
历史永记天河,太行山上,两手车锤客。险壑悬崖还反覆,山水我来重画。自力更生,架槽凿洞,引得漳林激。红旗渠里,欢歌常唱春色。

老师点评:
点评作业,仅一家之言,思维角度难免偏颇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,多交流。
红旗渠的来历,说林县人民历时十年的时间,推着小车儿在太行山上徒手开凿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引漳入林,解决了吃水,旱灾问题。成就了一个人工天河,堪称奇迹!填词有情感支撑才会感人。

这阙词,作者采用上今下昔的写作手法。思路正确,然上下片之间对景物亦或对开凿的描摹过于重复。因此层次感不强,另外遣词词造句不耐推敲。
起拍陈述,一山横亘,气势是有的,“见”这个领字用的不错,这里境界可以再拔一层,可以把这个我代入,就比如咱们那个例子凭高眺远,它有一个行为,有个动作,其实要比一山横亘更生动一些,当然你这个写法没问题。峥嵘岭远,岫岩如壁。无论是岭还是岩,表达的都是山峦的倾向,这是对起句的具体描述。只是物象的选择上可以在开阔些。避免过于雷同。
第二拍:雁去燕来春又到,循那一渠清碧。此处交代了时节,逐渐点题过渡到红旗渠。虽然词不强调连韵,能避最好。“循”字可再琢,循环遵循意,总觉得用在这里,表达欠妥。
第三拍玉带缠腰,还是在描摹清渠的形态,这里拖沓些。另外神灵惊叹,与真奇迹。表述有些干。意重,费墨。
歇拍:直接写到了这个削峰填谷,志坚天地可逆。纵观整阙词,这个削峰填谷完全可以挪到下阙去表达,前无铺垫,削峰填谷出现的过早,所以就会觉得有突然断裂之感。
仔细体会一下我刚才分析的例词,凭高眺远,到望向夜空,到夜空中的月亮,到月宫中的景象,到从月宫望向人间,过片从人间写到我。它衔接的就是一环扣一环,一步压着一步。当然填词也讲究跳脱,但都有内线串起来的。

历史永记天河,太行山上,两手车锤客。险壑悬崖还反覆,山水我来重画。自力更生,架槽凿洞,引得漳林激。红旗渠里,欢歌常唱春色。
历史永记天河,有些客观直白。比如说遥想林县当年,类似这样的表达,是不是感觉更入情些呢?而且有很强的代入感。
接下来两手车锤客,属于生造词。林县人民靠着一铲一锤,两只手在悬崖峭壁上开凿,你这有些太省了,你直接来一个两手车锤客,从字面,这个句子它也解释不太通。
险壑悬崖还反覆这个崖也好,壑也好,它怎么能反覆呢,还不如就说险壑悬崖来往处呢!林县人民来来往往开凿,是这样的一个表达,所以说这块儿再斟酌一下。
山水我来重画,要是单独的这一个句子,还挺豁达的表达。“我”再琢。前边儿描写的是林县人民的艰苦开凿。改山水都来重画,是不是更好一些呢?就是这样一个方向,因为并不是你在重画山水,是林县人民在造人工天河,重画这个山水。
自力更生,这样的熟语,慎用。引漳入林和引得漳林,它不是一个表达,引漳入林是漳水入林的意思,漳林这个词怎么解释?可能是对这个事件剖析的还不够透彻,所以就这么写了,不过你整个煞尾这个方向是可以的,这又回扣了上阙的春天、春色,然后也有寓意在里边儿,这思路是对的,而且这个气势也是扬的,这点可取。

念奴娇·华清宫怀古
(依钦谱,苏轼正格)
文轩20-天山风
新春吊古,感骊山宫苑,风流遗恨。社稷红颜何处去,惟悟兴亡玄运。眼里春秋,耳旁褒贬,身外皆泥粪。旧新更替,岂知真理幽遁!
且说唐帝风流,渔阳鼙鼓,红颜嵬坡陨。歌舞升平应思远,家国事难容紊。家国事难容紊唯他中正,钜编兵谏之训。


老师点评:
这阙词,整体的布局,上片叙述已可见全貌,下片,只是对你上片内容延续了而已。其实下片可以把思路宕开,然后再起到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作用。而不是完全复制上片的表达。这阙词,具体细节问题也不少。
怀古词作一般都是以历史事件、人物,陈迹为题材,或者是你借登高望远,或者是你咏叹史实,或者是你怀念古迹来达到你自己的感慨,感慨你的兴衰,寄托你的哀思,或者是托古讽今、怀古伤今这样的一个目的。
采用最简单的一种布局模式,上阙我可以写历史陈迹的一些描述,或者是历史事件的一些描述,可以记事,记景,记人。下片,通过这些事件延伸,我去表达一种情,抒发感慨。比如,如果你陈述历史事件,历史人物,那么就是我的经历,是不是有这样的类似?然后我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触和感怀?把你自己的那种情思表达进去,不是说你很客观的去议论一些事件。
起拍:新春吊古,感骊山宫苑,风流遗恨。
交待事件,主语是我。
社稷红颜何处去,惟悟兴亡玄运。
二拍直接写到唐玄宗本人在感触。他的江山社稷红颜何在?他在悟兴亡玄运。所以这块儿就很别扭,因为你的第一二拍之间,太过于跳脱了,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。
眼里春秋,耳旁褒贬,身外皆泥粪。这拍也完全是唐玄宗的口吻在叙述。
歇拍:旧新更替,这又回到了现在。岂知真理幽遁!真理幽遁这两个词的组合不是很和谐,解释的不太明白,因为幽遁是有种隐逸之意,其实这也抛出了你的一个想法是隐逸。
整个上片,一会儿我之角度,一会唐玄宗之角度,一会儿又回到了我之角度,这种跳脱写法可以采取,但是他们之间这种内在线的勾连,还是有所欠缺。上阙你就完全描写陈迹,确定某种情调,然后你在景物的描写上、用词上,往这个情调上去靠去铺垫渲染。

且说唐帝风流,与上阙感骊山宫苑,风流遗恨,都是说的唐帝风流。然后社稷红颜何处去与渔阳鼙鼓,红颜嵬坡陨又是一个意思。上片都说兴亡玄运了,你这又来一个歌舞升平应思远,家国事难容紊。还有这个智者兴邦,昏庸屯运,荣辱终灰烬跟上片的惟悟兴亡玄运是不是又重复了?然后你的煞尾说为他中正,尤其是最后那一句钜编兵谏之训,这有点儿跟前边儿不搭嘎,编写兵谏之训看不出你真正想表达啥。所以说整个感觉很乱,然后没有一个真正的你想要表达的主旨。
总之这首词通篇就是这种陈述与议论过多,反而个人的这种感怀、情思表达不足。以后填词,你可以采用最简单的一种布局模式,哪怕语言直白,至少主旨脉络是清楚的。

念奴娇 寄内 (苏轼体 格二)
文轩22-东篱秋
碛沙风断,启孤馆、天洗疏星纤月。嶂谳浮云,遮不住、江北清风一阙。是处春光,融融粲粲,寄远芳枝折。馨香盈袖,把之幽叹轻别。

南浦烟柳依依,纵千丝不系,援疆心切。大漠风沙,陶铸了、筋健躯强如铁。料得明年,西窗剪烛蕊,话天山雪。堪惊卿首,尔来多少华发。

老师点评:
作者的词汇量是有的,但是就缺少内在的章法。这阙词总体它还是有些混乱,也就是说上下片,犯了同一个毛病,这里边涉及到的地点比较多,碛沙也算是一个地方,然后江北、南浦、边疆、大漠等等,这么多的地点,两地之间这个转换缺少了一个必要的过渡,这是这阙词最大的一个问题。
碛沙风断,启孤馆、天洗疏星纤月。
首拍铺垫了一个孤馆夜寂的景象。风过后疏星小月。碛,有边关意思。
嶂谳浮云,遮不住、江北清风一阙。
这一拍在描写浮云遮不住江北的清风。这个嶂谳,不太明白是怎样的表达。
一二拍貌似在写两个地方。彼此之间是怎么跳脱过来的?找不出内在的关联词或者内在的脉络勾连。
是处春光,融融粲粲,寄远芳枝折。
这大概是在写江北的春光灿灿,枝折出现的有些突兀,前面并没有对枝折的具体有所描摹。折的是花还是柳,让人有些茫然。不难体会作者是在江北。而内人却在边关。
馨香盈袖,把之幽叹轻别。
歇拍貌似在回忆当初的分别。从当下到当初是怎么过渡下来的?内在的关联词或者脉络勾连在哪?
南浦烟柳依依,纵千丝不系,援疆心切。大漠风沙,陶铸了、筋健躯强如铁。料得明年,西窗剪烛蕊,话天山雪。堪惊卿首,尔来多少华发。
南浦烟柳依依,纵千丝不系,援疆心切。
援疆心切,是继续歇拍的分别,陈述了一个事件,就是自己的内人纵是杨柳千丝挽留,他也要奋不顾身去援助新疆。
注意“纵千丝不系”不要写成14结构。
大漠风沙,陶铸了、筋健躯强如铁。这阙词主旨表达两地相思。筋健躯强如铁放在这里蛮扎眼的。跟相思主题无关。
料得明年,西窗剪烛蕊,这是表达的期盼,话天山雪,此处应该是二二结构
堪惊卿首,尔来多少华发。这又是从对方的角度落笔写。
我觉得,你填词,想法挺多的,就是想把各种各样的技法也好,各种各样的词儿也好,全都想囊括进来,但反而会显得很混乱,没有主次。
这阙词,可以给你一个大体思路,不如上片写如今此地,下片写回忆和期许。

感谢北风老师精心点评:
4、念奴娇·红旗渠
(依苏轼正格)
文轩09~于可可
群山林立,吃水如油贵,十年收一。逼债豪门愁日夜,干涸一方担碧。逼水穿山,漳河斩断,人在江南国。壮心如铁,引漳河转家宅。
心慕愚叟移山,熟谙语录,下崖清荆棘,凌炮浓烟轻点滚。日夜不休更极。平地烧窑,沟深坡陡,日月翻天域。历荒山里,林县田寨奇绩。
    你好同学:词谱自检。题目是《红旗渠》,第一句切入正题。接着吃水如油贵,十年收一。意思有点突然,逼债豪门愁日夜,干涸一方担碧。容易让人费解。总的来说。语句尚可,但,意脉贯通欠佳。句子的组织能力可,安排能力还需下功夫。
5.文轩15—溪水冰
(苏轼正格体)
念奴娇·雪迎春
雪花莹莹,对梅枝争俏,依情凝筑。恰似乍开清骨韵,又奈沉融帘目。遥望苍穹,拂氤袅袅 ,夜曲悠梦宿。一瓢清墨,自然千户品读。

漫道风舞霓裳,翠园河畔,好是要归复。自愧有心寻万卷,弹曲不知何曲。今欲相知,何须离散,只用诗词续。东风摇手,迎来几片春绿。
       你好同学:句意好。上景下情,符合词作的基本章法。煞尾扣题:雪迎春,用诗词在心中勾画图案,抒发感情:东风摇手,迎来几片春绿。
好,赞一个。

6、文轩10-明月清风
(苏试正格体)
念奴娇·旧园有感
红梅花落,盼东风不语,逐流飘泊。几上犹存胭粉泪,镜里花容残剥。书案笺黄,香衾榻旧,空望窗棂雀。韶华匆失,为寻春梦离阁。

我又羞看横梁,筑巢燕子,衔泥垒香幄。欲写风情谁与寄,多少愁笺难作。柳絮飘时,牡丹开处,已忘当年约。疏云钩月,琴弦弹断寥寞。

钓客评阅:同学好!试读此作品,上阙描述旧园尽显凄凉景色,只是“逐流漂泊”好像不是很恰当,结构不紧凑。衔接断裂。下阙,燕子与人共处,小园如此荒凉燕子是不会筑巢的。我们是学古典文学的“我又羞看横梁”过于直白。吾忘言也88

7、念奴娇·叹红旗渠(苏轼正格)
文轩07~星宇
凭空眺远,见蜿蜒起伏,飞龙留迹。跨岭越崖千座距,横穿太行腰侧。悬架天河,引流入户,盛况强无敌。红旗飘展,十年艰苦卓历。

难忘干旱年间,草枯畜死,求水开渠急。炸药石灰亲研制,自做水泥供给。万众齐心,愚公排阻,彰显腾飞翼。前人栽树,后人乘荫多益。

钓客评阅:同学好,感觉上阙意境清新流畅,结构紧凑,无赘笔之闲,上阙写景,下阙写意,美中不足的是有点白话。
       妄加评论!多多包涵。

感谢楚清秋老师精心点评:

8、念奴娇 红旗渠(格依苏轼格一)
文轩组长-秋水长卿
太行东麓,引漳河之水,直至林县。赞当年群英献策,敢教乾坤反转,千里蜿蜒,如龙盘踞。绩赛都江堰,世人齐赞!客来如织皆羡!
自古怪石嶙峋,峰峦叠嶂,十年连干旱,绝地重生齐志战,不惧天高山远,凿壁开山,男拼女战,终得初心愿,渠通千里,一张中国名片!


评语:

起句开门见山写引水工程的启动。接着写红旗渠的地理位置,这样艰辛的地方,人民还是完成了这样艰巨的任务。从而体现了我们中华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奉献精神。上景下情,情景交融,整首词布局合理,学习了。就是有的地方直白了,可再炼。比如男拼女战。



9、念奴娇 乡村变化有感(苏轼正格)
文轩05-营养卫士
蜂飞蝶舞,见争春桃杏,冬麦青绿。河水绕村留直路,细唱盎然新曲。朱户高门,琉璃泛彩,耕种人家宿。窗轩明净,有机农业成趣。
回想原队当年,柴门土舍,水瘦山头秃。晴日风扬千里土,雨后泥涂车轴。车拉牛耕,灰尘遮面,月月瞅田熟。惠民良策,谁知时转神速。

评语:
上片景写,点明时间地点,春天是美好的,乡村的变化也是美好的,对农村的变化描写细腻。不过第二句见争可再炼。既然是春回大地,用冬麦不妥,改小麦。下片写往昔和上片形成鲜明的对比,原队改旧队好一点。结拍写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。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爱戴。整首词脉络清晰,学习了,就是在用词方面再炼。

感谢俯视苍穹老师精心点评:
10、念奴娇 -红旗渠(正格)
文轩26~净衣红尘
苍条遒劲,围张天翠幄,时疏时密。偶听飞禽三两语,信步寻来无迹。入得林深,天河浩浩,数丈云烟集。疑为天堑,络丝潭赖人力。

听得十载成渠。林州上下,尤胜愚公执。自古干涸贫瘠地,怎地不由心急。引水征程,太行山上,悬壁谈何易凿山移石,堪称人世奇迹。
点评:问好红尘学友。这首词语言流畅,上片写景,下片成渠过程,布局完整,结构紧凑。不足处上片第三意群个人认为气势上稍弱。下片煞尾应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,避免落俗。
11、文轩02~亮剑
峰高万仞,望崇山峻岭,风光无限。烟袅重林深壑处,云自长舒长卷。一碧松涛,千岩滴翠,踯躅巅红遍。画图谁作,直教春日初展。
忆得三九登时,北风呼啸,雨结空飞霰。木落雪中寒瑟瑟,泉冻危崖成幔。虎去鹰藏,花无草折,石寂莺飞散。嶂枯如此,有心萧索愁看。
点评:问好亮剑学友。整首词立意清晰,语言流畅自然。但上片首句四字不太合适,首句总起为好。后面碧,滴翠与红遍有点冲突。布局谋篇上,下片煞尾应拉回现实,回扣主题最好。个见,不当处见谅。

感谢哈达山人老师精心点评:
12.念奴娇.吟春(苏轼正格)
文轩16~菩提为镜
重帘半卷,视青枝鸟隐,高楼云蔽。三月春光劳辗转,半暖半寒天气。碧草情牵,朱颜路隔,杯酒都无味。雁遥天远,尺书空有难寄。

无奈辜负邀期,几多羞愧,懒把层楼倚。孤馆窗虚人影动,欹枕绿窗风起。巷陌笙歌,园亭车马,不解幽人意。旧时欢处,不知桃杏红未。
山人简评:格律自检,题目是吟春,而正文背道而驰,春在哪里,吟在何处,全篇都在描述有约不来,改改题目应可。
13、念奴娇.打工人(苏轼体格一)
文轩组-18 村夫
春寒料峭,又行囊背起,飞讯催急。云缕天涯飘泊远,清冷街无行迹。瘦柳疏枝,殷勤摇曳,双目柔柔湿。离乡惆怅,口抽烟火历历。

南北来去匆匆,东西羁旅,终是他乡客。寒暑徘徊风露下,今夕不知何夕。长夜凝愁,相思难寐,望月家山忆。何时衣锦?寻梅吹断横笛。
山人简评:格律自检,上阙欲行难舍,睹物含愁,一口闷烟使情感得到了升华,非常好。下阙凑的乱,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能和上阙很好的衔接呼应。
感谢塞外孤烟老师精心点评:
14.念奴娇 红船
文轩12-清风
南湖碧水,记红船风雨,扶摇华夏。自此燎原星火起,划破百年长夜。指引明航,驱除狂虏,敢为先天下。潮头辟浪,去看寰宇变化。

百载岁月悠悠,蓝图初展,信念传承也。诸国来朝彰气概,一路新篇书写。筑梦家园,好风相引,翼展传佳话。想来如见,巨龙飞载来驾。

孤烟浅评:看师友所拟标题,这类词应该是抒情或者是叙事,也可以是一种精神的抒发。
那么我们来看一下,起拍破题,确立了表意之象。二拍推出了题旨,打破黑暗统治。三拍铺叙,承接说明,这句是把敢为天下先的句式,因为韵字的需要而改写。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提倡这样写,因为很容易把句意更改。上片结推出作者的落想,看寰宇变化。从整个上片来看,没有景,没有情,只是一个叙事介绍。
那么看下片,整体上也是一个继续铺陈的手法,而且虚笔比较多,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,民生状态,没有运用实笔去描绘,给人一种看似明白,但却没有实质内容来加以说明,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口号的形式。
个人感觉上片既然也有虚笔铺叙了,那么下片的百年岁月之后,应该写一些实质性的东西,写我们国家百年来的变化和所取得的成绩。
虽然写的是一种叙事文,传递红船精神,但也需要一部分实事做依托。
与正格写法很类似,证明这是个词牌的脉络和要点已掌握,基础很牢固,只是传递精神的叙事文,如果掌握不好,很容易流于老干体。一般情况下搞政工的人很愿意写这种题材。
对于这种题材有勇气去尝试,也是很了不起的,也证明自己的底气十足。如果换一种题材,我相信你一定能写的更好。
个人意见仅供参考

15、念奴娇·长城怀古(格二)
文轩06~秋月
北疆边塞,览登处、群壑横陈龙迹。起伏残垣,延万里、烽火楼台绝壁。浩渺苍穹,巍峨峻邈,诱引人留屐。山巅凝伫,数多英杰浮历。

遥想秦汉明清,戍边驱鞑虏,铭勋功绩。漫道雄关,争战地、胡马征尘无觅。旷古悠悠,星移素月转,阙城清寂。长空霞照,景迷优适闲客。

孤烟浅评:看师友拟题长城怀古,这种题材多存激越之声。我们来看一下首拍,北疆、边塞,有其一即可。另外你在第2拍没有点出长城,首拍就要直接破题。如果没有副标题在,读者不会知道你在写什么。同时群壑需斟酌一下,壑:深沟、深谷的意思。二拍三拍都在铺陈延续,只是屐有凑韵之嫌。准备过片处,也未有自己的落想,依旧是在陈述。
下片首拍秦汉明清,驱鞑虏?鞑虏中就有清存在,不能把自己也清理了吧?二拍也是跟着铺陈续写。三拍进行了又一层的描写。最后作者推出自己的落想。
整片来看作者是依据格二步骤来写的。只是在细节与词汇上,还未运用娴熟。这个对照例词写作的方法很实用,也是练习出结果比较快的方法之一。这里最大的不足,就是韵字声调的选择,读之语句没有太大变化,都是一种声音,缺少跌宕婉转的感觉。
写作路径是对的,基础掌握牢靠,以后就可以任意发挥。词汇的丰富与否和意境的升华,都是在以后的锻炼中提高上来的。多看看例词,勤加练习终会有收获。
个人意见,仅供参考。

感谢云叠罗汉老师点评:
16、念奴娇、红旗渠岁月(苏轼体)
文轩11、阳光
一轮红日,瑞云环,光采神洲新典。从此中华、真道是、穷白人间来变。举国拧绳,崇尚理想,甘苦同心干。沃田倾布,厍塘浇宇星遍。
浮想群体当年,愚公情壮志,林县英绚。十载征程,神众力、携下天河民愿。祖国欣兴,千年大计基。昨风今喚,人问何了?举杯推学诗恋。
阳光的词,韵无误,词中多处平仄有误。苏轼体,还是有严格的平仄限制的。这首词,从谋篇布局上讲,有欠缺。像这样的题材,应该怎么填呢?最佳的方式就是今昔对比,上阙开篇工程的壮观,旋即遥想当年填往日的恶劣环境,庄稼干枯、饥不果腹、连吃水都成问题,大家都很急。过片,谁最急呢?临县的县委书记(这里必须有具体的人物、事迹做支撑,不能像你填的都是泛泛而谈),下阙,主要填工程的艰辛与事态的变化,尾拍,感慨今天的安居来之不易。不能像喊口号,否则,流于老干体。

17、念奴娇·游井冈山有感
文轩03~慕云锦
杜鹃娇艳,霭松竹、缘径云端徐步。涧水飞流,千尺落、溪谷莺歌蝶舞。革命摇篮,山河锦绣,引得人无数。黄洋峰顶,似闻枪炮鸣怒。
遥想年岁峥嵘,会师星火聚,谋寻明路。不畏牺牲,凭信念、头上三山搬去。热土神游,星霜不觉早,壮心如故。人生风景,井冈红色之旅。
慕云锦的词,格律无误。全词,意境有了、布局尚可、个中词语尚需打磨。我给你改几个字,仅供参考。个见!
杜鹃娇艳,傍松竹、宛若云端徐步。涧水飞流,千尺落、溪谷莺歌蝶舞。革命摇篮,山河锦绣,引得人无数。黄洋峰顶,似闻枪炮齐怒。
遥想过往峥嵘,会师星火聚,朱毛寻路。不畏牺牲,凭信念、头上三山搬去。热土神游,魂归念故国,鬓霜谁主。人生如此,历经多少风雨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翰林辞赋院 备案号:苏ICP备17058587号-1

GMT+8, 2023-3-21 15:53 , Processed in 1.083377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